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生活方式 [國外]一起去旅行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武夷山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雙重頭銜,分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及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現在遊客所參觀的武夷山山水,是集中在崇陽西西側到新村一帶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而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自2010年起,不再對公眾開放。

武夷山可以分為天遊峯至桃源洞、九曲溪至武夷宮、一線天至虎嘯巖、大紅袍至水簾洞四個片區。景區的景點比較分散,東邊一個、西邊一個,不像其他旅遊景點那樣能一次性走完,所以在此遊玩一般都需要2-3天。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武夷山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雙重頭銜,分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及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現在遊客所參觀的武夷山山水,是集中在崇陽西西側到新村一帶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而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自2010年起,不再對公眾開放。

武夷山可以分為天遊峯至桃源洞、九曲溪至武夷宮、一線天至虎嘯巖、大紅袍至水簾洞四個片區。景區的景點比較分散,東邊一個、西邊一個,不像其他旅遊景點那樣能一次性走完,所以在此遊玩一般都需要2-3天。

武夷山 |大紅袍景區

大紅袍景區的名字源於景區內的大紅袍母樹,大紅袍是武夷岩茶中的狀元,它生長在武夷山北部的九龍窠中,目前的大紅袍母樹僅有6株,主要的母樹為最左邊那棵樹,後面的五棵為一,非常名貴,被譽為『茶中之王』。

大紅袍景區進入後,想看到母樹 大紅袍還需要在走一段路,沿途的右面是茶園,因山形地勢種植,一壟一壟的,各品種都有,均為岩茶,大紅袍是其中的一種,可以瞭解下武夷岩茶的來歷和品種,瞭解在地茶種的分別與知識。

看到各色品種的茶葉 大紅袍的品種有上千種,武夷岩茶的種類很多種,肉桂和水仙。肉桂的口味會重些,水仙稍微清淡,有花香。

主要都是類似峽谷,所以茶園都在狹小的坡地上,很特別,兩邊不開闊,也許這也是這裡特色茶葉的先天環境,每一家茶園都要標誌自己的公司,宣傳自己,瞭解這個行業的茶種。

兩條路,一條會經過稍高的山坡,聽說是在一定的季節可以唱和。

大紅袍的母樹,在尾端的山坡上,500多年的歷史。配以悠久的傳說,已經成為 武夷山的標誌。

大紅袍景區因出產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紅袍茶而得名,是武夷岩茶中的狀元,景區的景點之一就是大紅袍茶樹,它位於岩腰的盆式茶園內,生長的地方海拔600多米,共6株,外砌石堰加以護衛,岩縫中滲出的泉水滋養著它們,因而不用施肥它們也生長茂盛,而倍顯珍貴。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一旁還看到岩壁上刻著「岩韻」兩字。岩韻這個詞,一般來說指的就是岩茶的韻味,雖然外包裝印的都是大紅袍,但是隨著茶樹的生長環境、樹齡、耕作方法、肥料種類、製茶工序等條件的不同,每批茶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個性。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大紅袍母樹是在岩壁上的,該處山壁上鐫刻「大紅袍」三個紅色大字。大紅袍母樹枝葉密集,葉梢向上斜著伸展開去,葉子是寬橢圓形的,尖端向下垂,邊緣則往裡翻卷,葉子顏色深綠有光澤,若是新芽則帶紫紅色。每年早春茶樹發芽的時候,從遠處望去,整棵樹豔紅似火,仿佛披著紅色的袍子,景色優美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大紅袍堪稱國寶,武夷山市政府在2003年,為這六株大紅袍茶樹母株投保了一億元人民幣的產品責任保險,創下了植物保險的新紀錄。每年的5月13日至15日,當地會有專人架起雲梯上大紅袍採茶,產量極少,只有幾兩,被視為稀世珍寶。大紅袍曾經在上海國際博覽會中,20公克的大紅袍,賣出高達人民幣20.8萬元的天價。

然而,從2006年起,中國政府便對大紅袍母樹施停止採摘計畫,最後一次採製的產品已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現在風景區外頭及市面上販售的大紅袍,都是由母樹嫁接後生長的茶樹。大紅袍已經是再有錢也買不到的國寶了。旁邊有個茶莊可購買茶葉及喝茶,具當地的人是說他們用大紅袍茶葉煮的茶葉蛋跟冰淇淋。

大红袍的歷史傳說有很多之—半壁江山

1972年美國總統理查·米爾豪斯·尼克森 Richard Milhous Nixon,以下稱為:尼克森,訪華時,毛澤東主席將4兩大紅袍作為珍貴禮物送给尼克森,尼克森有點不是很開心,心裡對泱泱大國之小氣不免心生疑竇。毛主席身邊陪着的周總理察覺到尼克森臉上的表情,馬上迎上前解釋:總統先生,我們主席把『半壁江山』都送给您了!

尼克森聽了困惑不解:這是為什麼呢?

於是周總理指着精美罐子中装着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對尼克森说:總統先生,武夷大红袍是中國歷代皇家供品,一年總產量只有八兩,主席送您四兩,正好是『半壁江山』呀!

尼克森一听,覺得周總理說話幽默風趣,大家都會心大笑了。四兩大红袍茶葉作為國禮,成就了一段大國外交佳話。

故事由導遊轉述,至於是否為真實存在,就等大家自行到武夷山確認囉~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武夷山 | 正三堂茶葉,茶的世界,匠人知心知意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位於武夷山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桐木村廟灣,這裡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的核心區,也是世界紅茶始祖正山小種的發源地

由第二十四代傳人—江元勛先生經營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正山小種紅茶的專業生產企業,傳承四百餘年的正山小種紅茶文化與製作技藝,研發出一款獨特的紅茶- 金駿眉。

靜下心喝杯茶,感受其中的豐富度,漸而發覺口腔中的不同位置會有不同的滋味

到了二樓開始品茶時,當天的雨有點來的猛,行程也相對延遲了蠻多,所以在這邊就專心品茶沒有在拍照了
茶師沖泡的茶中有著在地風味茶香、茶的餘韻,回韻中有著甜感、花香、果香,在茶師不斷的沖泡中,品嚐了不同茶,來來回回,在茶韻繚繞中,具有『鮮、甘、甜』

第一杯妃子笑,風味表現荔枝香、桂圓、蜂蜜甜感
第二杯帶著煙燻氣味的正山小種,採傳統工序,採收後全程以松樹枝煙燻,所以會有煙燻味及中藥材的風味,口感上溫和甘甜,尾韻帶著桂圓香
最後喝到了指標茶- 金駿眉,每500克的茶葉需要以6~8萬的芽頭才能製成
風味表現上有著明顯的花香、果香、蜂蜜甜、口感甘甜,餘韻綿長

武夷山 | 印象大紅袍

《印象大紅袍》演出是由著名導演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共同組成的“印象鐵三角” 領銜,繼《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後創作的第五個印象作品。

張藝謀的戲劇表現有個特色,就是「排場盛大、特效極多、色彩華麗、氣勢磅礡」,充分發揮「數大就是美」的創作精神,讓印象系列的演出充滿了霸氣

入場後,工作人員會在入口發雨衣,一邊勸入場的人不要撐傘,將傘收起來,以免影響後排的人欣賞演出,劇場位在茶博園西南側,觀眾席旁邊就是水聲淙淙的崇陽溪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以前看過了《印象麗江》、《印象西湖》,這次來看看《印象大紅袍》

這場的印象真的很絢爛也很濛美,今天似乎是難得一見飄下了小雨,在雨中看著前方的演出,讓人如同迷霧中似有若無,精彩無比,那種的視覺震撼

武夷山印象大紅袍演出劇場是世界規模數一數二的茶館,360度旋轉的觀眾席,史無前例地將15塊電影銀幕透過電腦科技以及燈光投射的變化完美融入到自然山水之中,現場效果如夢似幻,在自然山水中為觀眾真切呈現了武夷山的文化。

第5部「印象系列」作品,是以雙世遺產地—武夷山為地域背景,以武夷山茶文化為表現主題的大型實景演出。

以武夷山為地域背景,以茶文化表現為主題,360度旋轉的觀眾席,是中國名導張藝謀推出全球第一座的實景山水環景夜秀大作。演出分為五段章節:盛唐笙歌、竹林群舞、神話傳說、炒茶表演、竹筏漫遊等,演出開始,山和水都會被照亮,草與木披上五彩霞光,跌宕有致的演繹那段在武夷山流傳了幾百年的,大王和玉女的動人愛情。

第一天武夷山 | 岩骨花香漫遊道、母樹大紅袍、正山堂、印象大紅袍

印象大紅袍裡面對於大紅袍的故事是以進京趕考為故事主軸

大红袍的歷史傳說有很多之— 秀才進京趕考

古時有一位秀才進京趕考,路途上經過了武夷山時,因飽受風寒、生病不適、生命垂危地暈倒在民家門口,當地居民將秀才帶回家讓他品飲了當地茶湯立即病除,直至休養並照顧他完全,秀才感謝他們,告訴當地居民若當他真考中後定會回來答謝。秀才果真高中,皇帝詢問他想要得到什麼,他告知皇帝這件事情後,請皇帝為此款茶葉賜名,皇帝聽聞後將此款茶葉賜名為『大紅袍』。

360度旋轉的觀眾席,隨著表演移動方向,這也是全球第一座山水環景劇場。打破傳統劇場空間格局限制,將劇場中觀眾與舞臺之間有了新關係,在這裡,觀眾是整場演出的重心,位於劇場中央的觀眾席,以純鋼結構,打造出一個底部面積有5,678平方米,圓形外觀、漸層階梯式造型,坐席達1,988位,在5分鐘內即可完成一次360度平穩旋轉。

印象大紅袍,張藝謀導演是有進資的並且有親自指導,其他的印象,張藝謀導演就沒有入資,每一個印象的風格與在地文化皆為不同

據導遊轉述,每個印象演出在每一年都會不同,每年來看的時候都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現場,這就讓我有點心動了一點,好像可以再回頭看一下每個印象戲場

你也許會喜歡